吧。所以我想写一个真实的故事,那就是非常非常普通的男生,还觉得自己长得帅,只想找年轻漂亮的女朋友。而那些看似优秀的男生,其实,有家庭有孩子了,还不停地给漂亮女生的朋友圈点赞,还会问候她们约她们吃饭。
而女生们,我们曾经高傲地觉得相亲的方式很是老土,后来才发现,相亲的对象,并没多么好,但是居然还那样挑剔。
我们觉得,爱情应该是,一转身四目相对,心生欢喜。但是实际上,他见过无数的女生,聊过无数的女生,还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还幼稚地嫌弃你年纪大,你身材不够瘦,你有皱纹了,你长得不是他的理想型。男生们不停地衡量,对比,取舍,比较,想着哪个是最合适的。
已经不记得爱情最初的模样了。每个人都那么现实,那么锱铢必较,那么精明,那么觉得自己值得更好的,但是更好的又看不上自己。就这样跎蹉着岁月。
我想,我还是相信爱情的。
这是我在遇到第一个男朋友时候,知道他家里的条件不好,知道他负债,知道他处境很难,还依然选择他一样。这是他知道我是单亲家庭,在北京独身一人,一无所有,住没有阳光的隔断,在小的不知名的创业公司工作,工资还不多的时候,还依然选择我一样。这是我面对条件很好的男生,还是依然听从自己的内心,没有向现实妥协,没有想说找一个条件不错的喜欢自己的人就赶紧嫁了。这是,我们穿越人群,仍然期待有一个人可以牵手走路,没有贪图什么别的,只希望彼此心意相通,就像自己的内心,终于找到了一个心安归宿一样。
不管世界如何变化,不管科技怎么发展,不管社会怎么动荡。爱情永远都会在的,而因为彼此相爱,才结合组建成家庭,仍然是很多女孩的选择。
我不知道我写的这些文字,会不会流传很久,被更多的人看到。就像我看到2000年前的庄子写。野马也,尘埃也,生物之以息想吹也。天之苍苍,其色正邪?其远而无所至极邪?其视下也,亦若视则以已。那种感慨,惊叹。原来那时候的人就这样思考了。
那么很多年很多年之后,会不会也有人看我的文字?
在我们的这个年代,是一夫一妻制的,社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,女性可以公平地在职场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,因为全球变暖或者是一些人为制造的病毒,全球被新冠疫情肆虐了,传染率惊人,数百万人感染,而作者还感染了两次,而作者所在的国家,经过严格的统治和管理,3年的时间,都对人极为严格地做疫情防控,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受到这件的影响,例如靓丽的大都市,会有人吃不上菜,疫情过后,正好赶上经济周期的下行,互联网行业红利期结束,大批量公司裁员。而在一个和平年代,居然发生了战争,出乎我的意料,俄罗斯和乌克兰打起来,一个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,打一个面积不足自己十分之一的国家,居然打了1年多了,战争还没结束,而且还没打赢。
这个时代,年轻的女孩和男孩们,先是对学历焦虑,不断刻苦学习,为了考上好大学,然后是工作,然后是婚姻。当他们年龄超过30岁,如果没有结婚,就会被视为剩下了,把这样的女生称之为剩女。
而男生也剩下来了,但是他们从不叫自己剩男,而是觉得自己长的不老,还喜欢和小自己5岁到10岁的女生约会玩乐,觉得自己可以找一个年轻的漂亮的姑娘做对象。
在我们的这个时代,娱乐的方式多种多样,有手机,有电视,有电脑,有IPAD,但是最受到追捧的还是那些美好的幻想文学和影响。但是真实的生活可不是那样的。
尤其对女生而言,找一个靠谱的对象,真的非常难,就连找一个人好好说说话都很难。
现在的我,很孤单。我用文字的方式,尝试用这个方法战胜我的孤单。我把故事讲给未来很久的某个人,你知晓我的思想,你先会惊奇原来会有这样想,然后再对你的人生的抉择,你人生的决策,你人生的决定,产生小小的影响。
这是文字承载的力量。
我当年就是这样被米兰昆德拉的《生命不可承受之轻》惊叹的。不同的是,人家的小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,名利双收,而我把文字放在网上,阅读都是个位数的,更别提什么影响力了。
但是,我觉得很快乐。我也会试图把这个发到更多的网站上,尝试能有一点小小的收入,但是估计不多的。
我曾经发大段的文字和心里话,发给我32岁就开始喜欢的男生,倾诉衷肠,我以为他看到我的文字,会感动,会认认真真地开始考虑我们两个人的关系。但是事实是,他每次都是那么不耐烦,对我很少有积极的反馈,他总是那么冷漠和无情,他一不开心就把我的微信拉黑,微信是这个时代中国人最常用的一种社交软件。原来我对他写的那些文字都是一文不值的。他把所有的经历和时间,去寻找一个女朋友,我原以为,我可以对他很好,实际我也尽我最大的努力对他好了,但是他一次又一次伤害我,伤我的心,他从来没有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