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和派地处云沉大陆西南方,大大小小山峰共有七十二座。
凌云殿坐落在清和前山,殿宇恢弘大气,气势雄伟。殿前广场宽阔气派,四角各矗立一根石质华表,柱身巨龙盘绕,直冲云霄。
不是重要的事,不会在凌云殿进行,拜师大典则是其中之一。
看守山门的弟子见江念有令牌,不疑有他,带她到了凌云殿。
跨过高高的门槛,映入眼帘是殿后方高悬的“清正和明”匾额。匾额下方设有高台,台上端坐着五人,是清和的五位仙人。
中间的是清和的掌门扬灵,掌管耀灵阁,鹤发童颜,慈眉善目,看着让人生出亲近之感。
左一是正均阁的擎苍,宽脸阔鼻,不怒自威,主管刑罚,人送绰号“活阎王”。
左二是藏神阁的宝璐,心宽体胖,他看人不看脸,先看有什么宝物,然后再想能否仿造或是用别的交换回来,所以清和的仙书仙器数量在仙门之中一骑绝尘。
右一是定清阁的齐光,精瘦干练,见多识广,主管降妖除魔,如果遇上搞不定的妖魔就去找佑陵。
右二是仁景阁的佩瑜,气若幽兰,温婉可人,承担救治伤病的重任。其他仙人都不敢惹怒她,生怕这位师妹生气了,断了他们弟子的灵丹妙药。
殿中站了六七十人,两侧是穿着祥云纹白衣的清和弟子,中间的四五十人衣着各异,是来清和拜师的人。
守门弟子拱手行礼:“掌门容禀,此人叫江念,说佑陵师叔让她来参加拜师大典,要收她为徒。她还持有此令牌。”说完将令牌呈了上去。
此话一出,一石激起千层浪。
人群中传来交谈的嗡嗡声,要不是五位仙人在此,凌云殿怕是成了菜市,呼喊吼叫声连成一片。
四面八方的打量目光汹涌而来,惊讶、嫉妒、羡慕、轻蔑、怀疑交织在一起,像是千万只利箭齐齐飞向江念。
其中的一道目光,更是带着厚重冰雪袭来,冷彻骨髓,久久不散,让人不能忽视。
江念不甘示弱,顺着这道目光,看到了一张令她印象深刻的脸。
一双丹凤眼青黑透亮,鼻梁高挺透着坚毅。若是笑着,让人如沐春风;若是阴着,让人肝胆俱颤。头戴青玉簪固定黑发,清爽洒脱,一身流锦织成的华服,彰显尊贵,美得亦正亦邪。看上去年纪比江念大不了多少,浑身却散发着鄙夷一切的气势。
见江念回望,她自嘲似的笑了笑,转过头去不再看她。
台上五人满脸震惊,佑陵不出席拜师大典也就罢了,还送来一个徒弟和令牌。
扬灵接过带有佑陵灵力的令牌,耳中就听到他的留言,“师兄”。
没了?
五人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。
宝璐摇着扇子给其余四人传音:“众所周知,佑陵师弟话越少越生气,看来掌门师兄倒是把他气得够呛。”
擎苍在心里问:“那他只说这两个字,到底是什么意思。”
宝璐看了一眼扬灵:“这还不明显,大概是‘师兄,我知道你的打算’、‘师兄,这是我收的徒弟’、‘师兄,别忙活了’之类的吧。”
佩瑜噗嗤一笑,打趣道:“宝璐师兄,你什么时候成了佑陵肚子里的蛔虫了。这些都能揣摩清楚。”
“我研究宝物,也研究佑陵。别人说佑陵像清和山顶的皑皑白雪,殊不知,积雪之下是坚硬无比又漆黑如炭的山石。这两个字,是通知,亦是警告。”
扬灵顿时像被霜打了的茄子般,佑陵提前知晓了他的打算,还故意送来江念,让他不得不放弃原来的计划。他无奈挥挥手,吩咐江念站到拜师者队伍的最后一个去。既然佑陵选择收她做徒弟,拜师的流程还是要走完,不然不足以服众。
高台下的清和弟子端上一个托盘,扯开上面盖着的锦布,露出一个白色海螺:“拜师大典开始,请各位拜师者依次上前握住这个海螺,报出姓名,回答来清和拜师的缘由。”
第一个拜师者踌躇满志,豪迈地说:“我叫王宗天,从小便立志要拯救天下苍生,所以来清和拜师。”
听到这个回答,台上的齐光,眉毛一皱。这孩子体格健壮,适合降妖除魔,结果……
“王宗天不通过。”
这个结果,拜师者自然是不服,不可置信地询问原因。可清和弟子没有回答,让人将他引出凌云殿。
剩下的拜师者惴惴不安,若是拯救苍生的缘由都不符合清和的要求,那得拯救什么?
第二个拜师者见第一人失败,战战兢兢地上前,小声嗫喏:“我叫张七宝,我家里穷,吃不上饭,我娘说当神仙不用吃饭。”
朴实无华的回答引起殿内的哄笑,台上的宝璐更是笑弯了眼:“这孩子肯定是个吃货。”
“张七宝通过,入藏神阁。”
什么?清和想要的是干饭王吗?
拜师者接二连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