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元的事很快便在京城之中传开,穆明自然也成为了话题中心。
此刻的穆明根本无暇考虑这么多,沈音状况刚刚稳定,京城不是久留之地,派人秘密筹备人马,送舅舅母亲和阿音出城。
梁素神色匆忙进屋,看到穆明后,忙同她讲;“大人,大元尸身已经派人偷运回来,吏部如今的王大人曾是丞相的学生,其中隐晦,他心中有衡量,必不会被人知晓。”
穆明面色憔悴,眼神却异常平静,抬眸道:“你办事,我自然放心。”
说罢,两人便换了身朴素的衣裳,出城到原来内城卫的兵器营阁,虽然荒废许久,但门楣上高挂的红色牌匾依旧庄严肃穆。
正堂之上,端端正正的存放这一口未来得及涂漆的木棺。
穆明犹豫了好久,艰难地迈开脚步,同大元的最后一面,她似乎已经记不清了。
梁素伸手拦住了穆明,声音哽咽,道:“大元……如今……大人还是不要去看……”
处斩之刑,于亲人朋友,似乎太过于残酷了。
穆明顿住脚步,伸手轻轻拂过棺椁,屈膝跪于石板之上。
空堂陋室之间安静的可怕,梁素将一旁整理出的遗物,送到穆明身旁。
穆明声音沙哑,伸手轻抚这那件满是血迹的旧衣,道:“我想同大元单独待会。”
梁素不放心,但还是无奈点头,默然转身,到院外守着。
而另一边,江云扬同许清柏连夜快马回西南,趁着天色未亮,回到妙洲。
如今虽然朝廷开仓赈灾,终归是比不上灾荒流民生病饥饿的速度,边陲之地,已经隐约有造反之势。
此事虽未扩大严重,可不安和愤懑已经在百姓流民里不断传播扩散。
郭启为这两天一直守在赈灾的粥棚和营地周围,虽然王太守已经派兵在周围驻扎,可如今民激愤,若是一味武力镇压,恐怕会出差错。
郭启为见江云扬他们终于回来了,不安的心算是放下了一般,将最近妙洲城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同他汇报。
江云扬马不停蹄,顾不得休息忙去前线赈灾处探访。
流民的队伍排的已经看不见尽头,老弱妇孺全都上阵,只为吃上一口救命饭。
江云扬眼神凝重,心里知道,这些于百姓而言似乎只是杯水车薪。
同样百姓之苦若得不到妥善解决,烂的便是整个国家的根。
如今除了天灾外,还有许多严重的大问题要解决。
王安此刻正从兵事堂回来,恰逢看到站在不远处的江云扬,赶忙迎上去,道:“下官参见殿下。”
江云扬眼眸冷淡,轻眸看一眼网安,没说话。
“殿下不是去远洲祈福嘛,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。”王安没看懂江云扬的意思,开口问道。
许清柏自然知道他的想法,上前一步,同王安讲道:“王大人觉得此次赈灾应该何时才算真正结束?”
王安不解,但还是谨慎回答,道:“结束……应该是待流民问题基本解决之时。”
江云扬此刻缓缓开口,道;“王大人推测流民数一万几之众,秉承你们权衡之数,便可解决?”
王安赶紧跪到地上,面容惶恐,道:“下官不知殿下所说……”
江云扬蹲下身子,冰凉的之间轻轻拿掉王安头上的朱纱帽,声音平静,眼似平湖,道;“阳奉阴违,王大人你有几个脑袋够掉的……”
“殿下息怒,殿下息怒……”王安不是傻子,自然听出了江云扬话里有话,一味求饶。
江云扬睨着眼眸,将手臂背在身后,微风吹动衣袍,修长而清瘦的身形被勾勒无疑。
“进去说吧。”
说罢便转身进了正堂。
王安则楞在原地,额角不禁冒出一丝冷汗,没料到一直温文尔雅的端王殿下,身上威压之势逼人。
江云扬坐在主位之上,垂眸看向王安,道:“除去妙洲主城外,其他地县谁在负责赈灾?”
王安低头,道:“回殿下,粮食下放,均是由地方县令负责。”
江云扬微微挑眉,将桌上准备好的一沓书信扔到王安面前。
“既然已经下粮,为何各处百姓的反映信件已经送到本王这里?”
王安看到如雪花碎片一般的信件,微微愣住,本要开口的话,却再说不出口。
许清柏背手站在一旁,调侃道:“王大人,朝廷发放的粮食根本到不了县令手中,更有严重者,刚出城便被安排换走,如今流民激增,若粮食及时到位,也不会搞得如今民心惶惶。”
王安这次彻底垂下头,过了许久才鼓起勇气抬头,犹豫再三,道:“下官罪该万死,请殿下责罚。”
江云扬淡漠的坐着,道:“那些粮食去哪了?”
王安沉沉叹了口气,道:“妙洲临近有个唐城,是个不大不小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