贺影抿了一口牛奶,徐徐开口,“上个学期多模态游戏设计那门课,答辩后那天晚上我和加文在酒吧碰见了。好多同学都在。我就和他聊了几句。
当时盖塔问了加文一个问题,问他如果必须失去一种信息模态,也就是一种感官,会选择失去什么。
多模态的课你也上了,人身体里的各种信息通道共同作用,从嗅觉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等让人感受感知这个世界,可以说是缺一不可。
可你知道加文说什么吗,他说他可以抛弃任意的信息通道,对他来说,都没有差别。”
“好奇怪,但这个回答很加文。”我的脑海里已经浮现出加文那副无所谓的神态。
“他回答的细节我记不清了,我按照我的理解和你讲。任何一个信息通道里所传递的信息都很重要,这毋庸置疑。
在这个问题里,将各个感觉相互比较的前提假设是一种价值量化。问题其实是,哪种模态对人来说最有用,目标变成了,量化不同模态的价值。换句话讲,也在衡量哪种感觉对我们的影响最小。
感觉是建立感知世界的基础。我们每个人的世界并不是完全客观的世界,而是我们每个人感受到的世界。
那么,究竟抛弃哪一个感官会尽量小地损害我们各自的真实呢。
有人会说,视觉具有欺骗性,社会生活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案例,动物世界的伪装假色行为不胜枚举,人类视觉系统常常愚弄大脑,那不如抛弃视觉吧。
另有人会说,听觉也具有欺骗性,语言的假释修辞,转义与解读,对人来说,充满了出错的可能性,相较而看,听觉更加危险,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效率低下。以此类推,各有理由。
既然如此,我们在选择抛弃某一项信息通道的时候,其实是在选择恐惧,选择不安。我们在试图判断,哪个通道的信息,最容易欺骗我们的大脑。这个判断不是理性的判断,是感性的判断,在感知的背后,是我们的情感依赖而不是理性在做决定。
你害怕什么,你便会抛弃什么。
可事实是,只要这个世界想欺骗你,无论是用看的,演的,唱的还是触碰的,你都逃不掉。是你自己的大脑接受了被骗。
你感知到了什么是一回事,你选择相信什么是另一回事。我们需要掌握的,不仅仅是各种各样的感觉,更重要的是从感知的表面看到本质,也就是世界真正的样子。”
贺影一口气把牛奶喝光。继续说道,“加文平时一副落拓不羁的样子,真没想到他会说出这样的话。不知道为什么,我听到他说这些话的时候,就好像看到了你的影子。这种孤独但又勇敢的气质,和你一模一样。
话说,你觉得加文这个人怎么样。”
“阿影,其实算来,加文和我才认识一个多月,见过几面而已。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段时间操心实习的事太忙了,我感觉时间过得飞快。
我知道你想问什么。我确实很在意他。每次见到加文的时候,我就好像被施了魔法,会不自觉得关注他,想去了解他。他很有礼貌,也很体贴,又有一点神秘。我对他太好奇了,所以我也说不好这算不算得上喜欢。”
“我懂,你还不知道这份在意,究竟是好奇心,还是说,真喜欢。”贺影的眼睛里亮闪闪的,她换单手托着腮,眼角被指尖轻轻地斜着提起来,一副机灵鬼的样子。
我和贺影很少聊到各自的感情观。自从结束上一段感情以来,我打心底里抗拒讨论感情相关的话题。我自认为,在上一段感情的末尾里自己变得无比狰狞,甚至伤痕累累,结束地特别丑陋。我也没有想到,在一个温暖的冬夜里,这些话就自然而然的说出来了。
“之前在上大学的时候的那一段,我和前男友是在大二的英语演讲课上认识的,他英语特别好,喜欢地下摇滚,电影和戏剧,当时就在准备出国了。我俩一直感情都挺好。
为了毕业不分开,我也从大二开始准备出国的事。考英语证书,填报志愿,写动机信,结果到了毕业的时候,一个录取通知也没有拿到。我当时因为申请失败,精神特别特别疲惫,每天都是紧绷着的。”
“所以,你们是因为异国分手的吗?”
“完全不是。我前男友拿到了好几份录取,鼓励我出国陪他一起,他申请到了奖学金,大学四年他也做项目也赚了一些钱,他希望我可以跟着他去英国,到了英国之后再继续申请。
异国其实对我们来说,只是一个选择而已。我们分手的原因完全是因为我。”说到这里我鼻子有些酸了。贺影把纸递给我。
“别误会,我说分手的原因完全在我的意思,不是我当时出轨了,或者我自尊心很高,不愿意接受他的提议。
而是,大学毕业的时候,我觉得自己非常陌生。我和我自己相处了二十几年,跨出校门的一瞬间,我完全不认识自己了。
我依旧上同样的公交车回家,去同样的烧烤店吃饭,身边的行人是同样的匆